17年前,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曾對“非典”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作出準確預判。正在蔓延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,會對2020年中國經濟帶來哪些影響?曹和平日前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,從春節(jié)消費、全年國民經濟等方面分析了疫情對中國經濟可能造成的影響。
春節(jié)消費抑制 影響GDP不會超過0.4%
曹和平說,春節(jié)前各類商家為年節(jié)銷售大量備貨,百姓也集中購買各類年節(jié)商品,部分用于人情禮尚往來和集體集聚活動消費,疫情出現后,消費者的年節(jié)消費遭到抑制甚至消失,與這類消費對應的商家?guī)齑骐y于出手,形成巨量庫存。
23日,受疫情影響,武漢宣布“封城”,該措施很快延伸到湖北全省。截至29日,廣東、上海、北京等全國31個省份宣布啟動重大突發(fā)公共衛(wèi)生事件一級響應。
曹和平提出,一般來講,春節(jié)兩周消費量約占全年消費量的8%,節(jié)日及儀式性消費約占其中的1/3。據此測算,春節(jié)期間,消費積壓的商業(yè)庫存在1萬億元人民幣左右,其中60%的庫存將來能夠逐漸消化,約4000億元的庫存將成為社會凈損失。如果算上防疫性生產和消費增加,兩相抵消下來,一次性短期(45天內)疫情給2020年中國GDP造成的影響不會超過0.4%。
部分行業(yè)受沖擊 整體國民經濟影響不會很大
曹和平認為,除去短期影響,此次疫情,如果像2003年“非典”疫情那樣是一次性沖擊傷害,則在長期對中國經濟的總量損失可以統(tǒng)計性忽略。原因在于,冠狀病毒是SARS(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)的一個變種,作為新型病毒,基本上屬于“來無影去無蹤”式的一次性概率性事件。
曹和平說,2003年,SARS大規(guī)模爆發(fā)到消失大約兩個多月。在當時,人們對SARS疫情十分恐慌,我們小組運用類似的大數定理直覺(rule of thumb),較為準確地預測了當年的SARS疫情不會超過7月15日(以當時廣東治愈情況做參照)。此次,國家有了SARS以后建立的系列實驗室設備以及對應處理流程,更進一步在數字技術支持下聯網共享信息條件下,國家的防控能力和百姓的應對能力比17年前大大進步。如果按照此次疫情持續(xù)時間一個月左右,即以2月8日(農歷正月十五)為疫情全面控制標志日,將這部分損失攤開到未來300多天中,凈損失就是10%左右。
曹和平認為,短期看,春節(jié)消費銳減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約為0.4%,長期來看,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也是0.4%左右?紤]到中國生產能力大于消費能力,以及因疫情帶來新增創(chuàng)造經濟部分,兩相抵消后,疫情對中國經濟的損失也就是0.4%左右,不會太多。
“此次疫情對旅游、干線運輸等部分經濟的直接影響很大,但對各行業(yè)的全年財務統(tǒng)計沒有太大影響!辈芎推秸f,考慮到資產和經濟活動的替代彈性,對整體國民經濟的影響不會很大。在統(tǒng)計上,整體經濟的損失程度要遠遠小于直接影響行業(yè)和直接影響城市的統(tǒng)計損失。
相比“非典” 影響時間有望更短
官方數據顯示,“非典”疫情肆虐中國的2003年,中國GDP同比增長10.04%。曹和平說,與“非典”相比,此次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影響有限,一是正值春節(jié),中國北方農業(yè)正處于休業(yè)期,部分行業(yè)企業(yè)在春節(jié)期間也會停產或減產;二是疫情持續(xù)時間更短。
“疫情持續(xù)時間越短,對經濟造成的長期傷害越小。在當前嚴密的防范措施下,此次疫情持續(xù)時間預計更短。如果加上互聯網線上經濟的強勁增長,預計此次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大約在0.2%-0.4%之間!辈芎推秸f。
全球經濟影響微乎其微
曹和平說,此次疫情對世界經濟影響主要表現為消費減少對海上運輸和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的影響。由于春節(jié)消費的產品積壓,中國進口商品會有所減少。中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對全球范圍內生產的影響微乎其微,預計由于消費減少對全球經濟造成的影響約為0.1%,這在整體經濟統(tǒng)計上處在度量誤差范圍之內。